跨境电商虽然稀有据支撑 不过双十一却难觅数据
双十一之后的双十二萧条多了,不过在双十一和双十二之间横空除了一个“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的主导是亚马逊,亚马逊在中国十年,看着阿里、京东的茁壮成长,而自己一向在原地踏步,据相关数据报道,目前亚马逊占有中国电商市场只有1.1%的份额,不过在2015年国务院助推互联必威手机app+时代的到来,亚马逊开始在“跨境电商”上发力,而作为全球购为主题的双十一,虽然又刷新了一次数据,而来自海外的交易额却没有大幅的新闻报道,在双十一之后,跨境电商很大一块被“黑色星期五”所袒护!
双十一阿里在跨境电商没有太大的突破,不代表跨境电商没有发展前途,有人认为,大平台的制约反而会抑制跨境电商的发展,从数据上显示,2014年全国跨境电商交易总额是4万亿,2015年预计是5.2万亿,2016年是6.5万亿。以2013年为例,跨境电商占有全国进出口比例为12.1%,其实从电商还没有火爆的时候,跨境贸易一向都很火爆,国内许多企业,为了达到和国外同步,甚至作息时间都是晚上!
作为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现在着力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走出国门,走跨境电商,另一个则是渠道下沉,走农村电商路线,这也折射出电商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想要获得突破,要么占有农村市场,要么开拓国际市场,但是电商平台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上,竞争更加激烈!
一个是来自竞争对手
亚马逊、易贝早在阿里初期阶段,就已经开启了跨境电商之路,不过,在本土电商的反击下,易贝败给阿里,亚马逊则踏步不前,这也许有着水土不服的原因,但是,一旦本土企业走出国门,曾经的老对手又要相遇,新仇旧恨,又失去了本土优势的国内电商行业,是不是也要经历和当初易贝、亚马逊一样的遭遇!
二是国内外贸行业竞争
以上海必威手机app站建设客户为例,早在十年前,外贸必威手机app站是必威手机app站建设最火的一个行业,就是说,中国的外贸行业早就开始通过互联必威手机app和国外企业谈生意,做买卖。以睁开跨境电商企业为例,我国境内通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睁开跨境电商营业的外资企业已经有20多万家,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达到5000多家,每年有近4亿个包裹通过跨境电商和物流出口,有10亿多件商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销往世界各地,而且这个数字随着跨境电商的火热赓续刷新着。和农村电商比较,也许是一片童贞地,而跨境电商早已经被大大小小的企业试水过,电商平台并不具有更多的优势。
三是人才的匮乏
根据国内某著名招聘必威手机app站展望,未来10年内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超过200万人,目前做跨境电商的人才主要来自外贸行业,而且多是英语专业,而小语种相对要欠缺了许多,比现在年阿里、京东都瞄准了俄罗斯市场,那么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多了一些,而除了俄罗斯之外,巴西、印度、阿拉伯、蒙古等国家,同样具有许多的市场潜力,但是语种会限制电商的发展,语言只是个基础,国外的市场需求、交易体例的对接、消费习惯的分析等等,对于大电商平台来说,开拓一个市场的费用和相对一个成熟的市场比较,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一些相对小的跨境电商企业,轻装上阵,针对某一行业的专业性,反而比大平台电商发展更有优势。
综上三个原因,让我们看到在双十一之前,虽然阿里祭出了全球购的大旗,但是,在900多亿的交易数据之后,大多照旧来自国内市场的贡献,跨境电商只不过起着配角作用,甚至交易量远远不如浙江、广州这样电商十分活跃的省份的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跨境电商交易量每年都在增加,而大电商平台却难有建树的原因所在!